新一代信息技術成亮點
從媒體披露的十二五規劃意見稿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完整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鏈規劃,共有45個細分產業。
基于上述《規劃》要求,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四個定位為支柱產業,三個定位為先導產業,前者為節能環保、生物制藥、高端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后者即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工信部相關人士透露,從新興產業所處發展階段和推進層次來看,預計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轉變生產方式的強力引擎,包括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智能終端、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和高端軟件及服務器。在產業發展規劃中備受關注。
工信部有關人士指出,國家之所以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是由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代表了產業現在和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大同證券投資顧問付永翀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行業熱點主要呈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即物聯網產業鏈、云計算和地理信息系統產業。
多重機遇助行業成長
從十二五規劃意見稿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術十二五規劃》點出了一條長長的產業鏈。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細分領域,下一代互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且市場潛力巨大。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4.85億,今年底將超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6.2%,與發達國家50%至70%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此外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推進和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水平提高階段,網絡需求上升迅猛,市場潛力巨大。相關機構預計,未來5年,我們網絡建設投資需求將至少達數千億元。加快發展下一代互聯網,不僅能夠帶動網絡及其相關產業發展,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不斷拓展新的應用。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云計算被稱為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也是未來3至5年全球范圍內最具市場前景的技術浪潮,云計算有望帶來信息產業商業模式的根本性改變。
參與規劃起草的工信部有關人士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點子行業中,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從上游的材料、設備,到下游的電視、筆記本、手機、顯示屏等市場空間巨大。手機觸摸屏滲透率猛增,iPad風靡全球,iPad-LIKE平板電腦即將推出,時時處處都能感觸到該行業如火如荼的前景。
新一代信息技術中,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已經全面鋪開,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必將改變現有IT產業格局,促進信息產業重新洗牌,對我國構建自主信息技術體系是重要的騰飛機遇。
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后市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使命是搶占全球新一輪科技競爭制高點,支撐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誠然,國家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視是由該產業自身特性決定的,信息技術產業有助于帶動傳統制造業升級。對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而言,層出不窮的新應用正是其生命力所在,新應用不斷催生新業態;反過來,新的業態又促進信息化走向縱深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涵蓋技術多、應用范圍廣,與傳統產業結合的空間大,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帶動作用將遠遠超出行業范疇。從企業層面上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
首先,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企業的技術融合,催生技術革命。企業在4G、移動互聯、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等廣泛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應用服務,改變著信息傳遞的方式和處理方式,直接拉動幾個萬億級的新興市場,技術革命也將促使新業態不斷涌現。
其次,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產業互動,促進企業間的資源整合。利用云計算,建立基于行業云的便捷實用的生產研發平臺、新型的投融資平臺、實時性的產權交易、商品交易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等。
再次,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助于產業協同,構建起產業網絡,實現高端聚集發展。包括在細分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企業實現戰略合作;在細分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核心成員與產業相關競爭對手、互補企業之間,形成競爭與合作的產業網絡利益共享機制;在金融機構、科研機構、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等產業網絡服務和參與主體間,形成完整的產業網絡鏈條和產業集群。
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內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對信息通信服務的需求將向廣度和深度延伸,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另一方面,調結構,轉方式已經成為十二五經濟發展的主線,產業發展要求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力,深入推進兩化融合,這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行業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