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新興科技,人工智能旨在以一種類人方式研發、應用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與處理、專家系統等方面。中國翻譯協會在《2019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報告》中指出:語言服務是以語言能力為核心,以推動跨語言、跨文化交際為目標,向個人或組織提供語際信息轉化服務和產品,以及其他相關研究咨詢、技術開發、工具應用、資產管理、教育培訓等專業化服務的現代化服務業。將人工智能技術與語言服務相結合,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當前語言需求環境的要求。
拓寬翻譯領域
人工智能技術在語言服務應用上最為顯著的體現是機器翻譯。機器翻譯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建立在計算機語言學、人工智能和數理邏輯之上。根據《2018人工智能之機器翻譯研究報告》及《2018自然語言處理研究報告》顯示,按媒介劃分,目前人工智能語言服務主要體現在文本翻譯、語音翻譯以及圖像翻譯等領域上。
1.文本翻譯服務。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機器翻譯最初的應用便在于市場潛力巨大的文本翻譯上,即機器通過對自然語言的理解與處理,將源語言文本轉化成目標語文本。目前,市面上運用最廣泛的機器文本翻譯,大多由傳統的統計機器翻譯向神經網絡翻譯轉變。比如,谷歌翻譯自2007年10月上市以來一直沿用的都是專有統計翻譯技術,但隨著對翻譯質量需求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從2016年9月開始,谷歌翻譯研究團隊開始研發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并在同年11月正式投入市場使用?;趯嵗系纳窠浘W絡機器文本翻譯,通過對數百萬個具體示例進行對比分析學習,能夠實現更好、更自然的文本翻譯。
2.語音翻譯服務。
全球化時代,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或生活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越來越頻繁。因而,相較于傳統的文本翻譯,人工智能的機器語音翻譯更具實用價值和創新意識,發展勢頭迅猛。人工智能語音翻譯通過語音識別、算法計算、文本轉化以及語音轉換這四個翻譯轉化步驟,實現將源語言語音轉換為目標語語音,相當于人工智能版“同聲傳譯”。由于語言服務需求市場巨大,越來越多的語言服務企業開始加入到人工智能語音翻譯的研究隊伍當中來,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比如,2013年便收購了(主要從事語音對語音翻譯),并組建專門的語言技術組,致力于機器語音識別和會話翻譯;我國人工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產業領導者科大訊飛,一舉囊括2014年國際口語翻譯大賽英漢互譯雙獎項;2017年,微軟亞洲研究院新拓展了,可以實現在會議或演講情景下的即時語音翻譯;同年,騰訊翻譯君的“同聲傳譯”功能正式上線,利用語音識別以及神經網絡翻譯技術,實現了“邊說邊翻”的翻譯形式。